
2025 世界 50 大酒吧 51–100榜單:多元化與新興市場的角力
分享
隨著 2025 年世界 50 大酒吧頒獎典禮即將於 10 月在香港舉行,主辦方提前揭曉了第 51 至 100 名的名單。這份榜單雖然常被視為「前哨戰」,卻逐漸展現出其獨立的重要性——它既是對更多優秀酒吧的肯定,也反映了全球雞尾酒產業的變化趨勢與地理重心的微妙移
全球格局:多城市、多文化的代表性
今年共有 34 個城市的酒吧進入榜單,突顯評選覆蓋的廣度與多元性。從紐約到墨西哥城、從倫敦到香港,再到首次入榜的麥德林與台中,地理分布之廣,意味著雞尾酒文化已不再只是歐美大都市的專屬舞台,而是逐漸滲透至全球更多角落。
其中,美國依然保持強勢,共有 8 間酒吧入選,涵蓋紐約、舊金山、芝加哥、邁阿密和洛杉磯等五大城市。這不僅顯示美國市場的成熟度,也反映其雞尾酒產業持續具備全球影響力。相比之下,歐洲則以 15 間酒吧居首,其中西班牙與義大利各有 4 間上榜,顯示南歐國家的經典與創新同樣受到肯定。
亞洲的突破與挑戰
亞洲酒吧的表現尤其值得關注。今年,香港以 三間酒吧(Argo、Gokan、The Savory Project)躋身榜單,重返區域領先位置,並在時隔五年後再次超越新加坡。這一現象或許意味著香港在疫情後逐步恢復國際化節奏,並重新鞏固其亞洲雞尾酒樞紐的地位。
此外,台中酒吧 Vender首次進入榜單(No.74),成為台灣中部地區的代表,這一突破具有象徵意義。它不僅讓台灣雞尾酒文化的多元面貌被國際看到,也提醒人們,優秀的調酒場域並不限於首都或一線城市。
其他亞洲亮點還包括首爾的 Bar Cham、東京的 The SG Club 與 Bar Trench、曼谷的 Dry Wave 與 Opium,以及新德里的新入榜酒吧 Lair。可以看出,亞洲的雞尾酒版圖正快速擴張,但如何在區域內維持長期的全球競爭力,仍需觀察。
拉丁美洲與新興市場的亮相
今年的榜單另一個焦點在於拉丁美洲。除了墨西哥一如既往的強勢表現(Licorería Limantour 再次高居第 52 名),哥倫比亞麥德林首次有酒吧入榜:Mamba Negra(No.81)與 Bar Carmen(No.100)。這顯示拉美市場正從傳統的墨西哥與布宜諾斯艾利斯向更多城市擴展。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非洲與中東地區的進展。內羅畢的 Hero Bar(No.69)和 杜拜的 LPM Dubai(No.60)皆持續攀升,展現了這些新興市場的國際潛力。這些地區雖然在全球雞尾酒文化的發展史上屬於後起之秀,但正憑藉獨特的文化背景與新鮮的市場需求,逐步建立自己的聲音。
趨勢觀察:榜單背後的意義

今年的榜單透露出幾個值得討論的趨勢:
-新入榜酒吧數量可觀:共有 16 間新面孔,這意味著產業仍在快速迭代,創新與新鮮感依然是評審的重要考量。
-地理重心擴張:榜單逐年顯示,調酒文化正在超越傳統強國,逐步觸及更多「次級城市」與新興市場。這種擴張既反映了全球化的力量,也展現出當地消費者對雞尾酒體驗的需求升高。
-亞洲內部競爭加劇:香港、新加坡、東京、曼谷等地持續角逐「亞洲雞尾酒之都」的地位,未來誰能在創意與市場規模上持續領跑,將是觀察重點。
-文化身份的再詮釋:許多新入榜酒吧都強調在地食材與文化背景,如斯里蘭卡的 Smoke & Bitters 或台中的 Vender,這種「文化嵌入」的策略正成為酒吧脫穎而出的關鍵。
榜單之外的價值
這份榜單讓更多原本容易被忽略的城市與團隊得到曝光,並為消費者提供更廣闊的探索清單。對業界而言,它既是一種肯定,也是一種動力,促使更多酒吧持續創新、突破自我。
第 51–100 名的存在,不僅是全球酒吧文化的「延伸地帶」,更是孕育下一波趨勢與明星的土壤。未來幾年,這些名字中或許將誕生新的「世界第一」。